2008年6月25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六版:调查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暴雨让城市如此脆弱
本报记者 陈岚

  杭州寻求缓解“水患”之道
  去年10月8日的“罗莎”台风让杭州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水患的考验。今年入梅以来的几场大雨,又很快给了人们一次下马威。包括杭州转塘、留下、小河路在内的数百户居民家里进了水,部分路段交通中断。来自气象部门的消息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浙江的强降雨天气并不会少,对于城市的挑战还在继续。
  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被重新审视。一场雪、一场雨,都有可能把它变得一团糟:交通中断、水漫金山、生活打乱……
  我们的城市为何如此脆弱?除了用“百年不遇”、“几十年不遇”的天灾来解释,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做些其他的反思?

  与“水”而战的记忆
  城市在发展,我们的生活也随之而改变。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近些年自己的生活当中或多或少地多了这样一些与“水”而战的记忆。
  去年台风“罗莎”带来的那场大雨,让地处留下的一家小厂饱受积水之苦。三间厂房几乎成了水库,机器都泡在了水里。最让老板郁闷的是,考虑到工厂地处低洼地带,他早早就准备好水泵,随时准备在大雨积水时,启动水泵抽水。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台风过后工厂的供电线路也出了问题,全厂停电,水泵成了摆设。工人们只能卷起裤管将浸泡在雨水里的布料搬到机器上,再用脸盆将积水一盆盆地往外舀。
  家住杭州三里亭小区的李师傅,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杭州石桥路上的一处工地。不久前下雨天的一次遭遇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水漫过了人行道,驶过来的汽车就像一艘艘快艇一样,冲起一米多高的水浪。有几辆车刚开进积水里就熄火了,驾驶员被困在当中无可奈何。当时因为这路段正在施工,路面坑坑洼洼。我骑着自行车踩空了,连人带车摔进了水里,爬起来时,浑身湿透,狼狈得一塌糊涂。”
  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的小伙子杨希,住在小河路一带。他以调侃的语气向记者描述了他在一次大雨之后的生活。“那天早上,我还是和平时一样起床。下楼之后发现大事不妙,整个小区的积水已经没过了小腿肚子,要坐公交去上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给头头打电话,谁知头头正因为自家地下室进水而懊恼不已。于是那天,我们很多同事在家开工。烦恼的是,那天连外卖也没法送,硬是靠吃泡面撑过了一天。”

  曾经我们不那么怕大雨
  中学老师沈女士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在她的印象里,刮大风下暴雨的事,小的时候也经常会碰到,那时大人会叮嘱小孩尽量别出门,而他们自己则会一双套鞋一把雨伞,就去上班了,正常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现在不一样了,有时大雨后,小孩在家可能等到半夜也不见大人回来,不是车堵了就是车被水淹出了故障,或者是哪条路封上了。真不知道为什么随随便便一场雨,生活就会乱了套。”
  一到下雨天,家住杭州老城区的蒋福生老人,就会想起他的小时候。“那时候的杭州,城市虽然比现在小不少,但是周围都是农田,城市里里外外的小河、池塘也很多。那时候,浣纱河流量也很大,还有中河,比现在开阔多了。”
  老人儿时记忆里的那些池塘、小河,在普通的雨水来临时都能充当自然泄洪的功能。而现在城市发展迅速,以前的池塘上好多都被填平盖起了高楼,大雨之后面临的问题也显得突出起来。
  “在我小的时候,遇到大雨天气,马路上、人家家里受淹的情况也有。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雨下得非常大,连城河的水也满了出来,都满到了红会医院里。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太多。可是最近这几年,雨雪天气都很极端,属于几十年一遇的情况。新闻上说,不光是杭州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地方的大城市也都无法幸免于难。看来是地面下建设和地面上的发展速度脱节了。” 

  现代都市为何面临“水患”
  社会在进步,而我们居住的城市,它的生态功能却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发展。我们的城市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弱了,显得有些脆弱。
  市政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曾在媒体上分析说,近几次杭州遭遇的大雨都是几十年不遇,激增的雨量导致运河、钱塘江等杭州主要的排水通道水位上涨,排水能力受到了严重考验。   
  与大自然力量相比,人类的力量还十分有限。但遗憾的是,在强暴雨面前,我们的城市动辄沦为泽国,道路动辄因积水而瘫痪,市民和车辆无法出行,这种不堪一击的现状怎么看也不能算正常。除了用“极端自然现象”来解释,我们还应该作一些更深的思考。
  杭州市城管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杭州目前老城区主要道路的雨水排水系统,主体管道多建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局部地区原有的管网配套建设滞后,排水能力不够,暴雨一来,积水点随即产生。
  比如杭氧、重机宿舍等社区,建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势较高,建造时附近都是农田。下雨时,积水通过水泥排水管直接排向旁边的田地。可如今农田变成了钢筋水泥,原本的最高点变成了现在的低洼地段,建造时的简陋排水管网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排水能力的需要。因此,这些地点也就难以逃过遇大雨必淹的命运。
  “城市建设中,大量农田、池塘被垫高或者盖起了楼房,成了高地或者硬地,原本的自然泄洪场所全都变了样。”浙江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杨建军的分析和蒋福生老人所说的不谋而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建设项目不科学的规划设计,改变了自然水系,原本可以短期滞洪、向地下渗水的条件大大减少,加上周边的排水系统又没跟上,致使大量积水产生。比如小和山高教园区,以前周围都是可以短期滞蓄山洪的大片低洼农田,而今变成了校园或道路,雨水无处可去,积水不可避免。
  在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城市规划建设往往偏重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忽略了防灾功能。那些真正能够提高城市功能的建设项目有时候会被轻视。
  “城市的排水管网等项目尽管是在地下,然而事实上,它的投入非常大,运营费用也很高。很多城市、包括个体项目在总体规划之初,会基于成本的考虑,来制定管网的防洪能力,例如选择十几年或二十年一遇的防洪体系。因此在连续几场四五十年一遇的大雨之后,很多问题也就突现了出来。”

  寻求“水患”缓解之道
  据了解,目前杭州规划部门正在组织编制《杭州市防洪减灾规划》,预计在明年汛期出台。“据我的了解,杭州市的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来应对不断出现的暴雨天气。例如对一些正在建设、包括即将建设的工程的管网规划,都做了改善、提升。”杨建军说。
  “除此之外,城市内外围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减少内涝现象的发生。在城市内部建设中,应该尽量保证城市绿地的比例,总体上减少城市土壤的封闭。而城市外围,还是要尽可能多地保留具有自动滞洪能力的水塘、洼地等。”
  专家分析说,在绿地建设中防止土壤压实,保证土壤的水分入渗速率不受影响;在非机动车道或者流量小的机动车道采用部分封闭的方式(如采用石砌、留出一定间隙),使其能保持大部分水分下渗能力等等,这些措施都可以减缓城市短期洪涝危害。
  荷兰的风车,很多人耳熟能详。而他们的风车,完全是为水所逼。荷兰紧挨大海,极易发生“内涝”灾害。荷兰人在这方面可谓绞尽脑汁,一方面在道路建设上非常注重排水功能,另一方面就是风车,一个风车就是一个小水泵站,当外面的风车叶片转动时,它和风车底部的涡轮配合,将低于海平面的水位提升,及时排水。大量的风车连为一体,就是完整的排水系统。
  我们城市的规划系统与排水系统,就是我们自己的“风车”。要让我们的“风车”转动自如,在暴风雨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要重视城市生态,把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形成高标准的雨、污分流系统,切实提高城市防洪标准,从而不断提升城市对付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